【www.yz023.com - 养狗准备工作】
红罗非鱼,体色纯红,体腔无黑膜,肉厚刺少,因摄食水中的绿藻而使其肉富含叶绿素,肉味既鲜嫩爽口,又可养颜润肤,是一种观赏、食补兼具的热带鱼类。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应为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25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池塘底泥厚20~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同时,还要注意调控池塘水温。红罗非鱼的适温范围为20~35℃,最适25~34℃。
2、清塘施肥
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清塘,7天后加水1米深左右,然后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肥300~400千克,池中还可放入少量绿萍或红萍。
3、合理放养
水深1.5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养体长4~5厘米的鱼种3000~5000尾。生产中常采用轮捕轮放的成鱼养殖方式,即在4月中旬前后(华南地区可以据天气情况适当提前),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放鱼种入池,每亩放养尾重50克左右的罗非鱼鱼种1000~1500尾,同时搭配体重150克左右的白鲢100尾、体重50克的淡水白鲳60尾。经4个月饲养,罗非鱼可达尾重400克左右,此时可通过垂钓或捕捞上市。至8月上中旬,可进行第2茬放养,每亩放尾重50克以上的罗非鱼鱼种1000~1500尾,饲养至越冬期,也可以使其长到商品鱼规格。
相关阅读
红罗非鱼越冬前准备工作
一般在“寒露”前后,池塘水温逐渐下降到16℃左右时,红罗非鱼就不能适应了,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10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临之前,就应将亲鱼或鱼种捕起进行越冬管理工作。
1、修建越冬池越冬池宜建于背风、向阳、水质较好、水源、电源都比较方便的地方,可用土池亦可用水泥池,其面积依数量、加温方法和管理水平而定,一般40-60平方米,池水深2米以上,以长方形为宜,水泥池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排水口。越冬池放养前必须进行清理和消毒,新池要检查有无漏水现象,池水pH值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2、越冬鱼的选择越冬的红罗非鱼亲鱼,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冻伤个体。其个体大小要适中,不能过大,亦不能太小,一般体重250克左右为宜,越冬鱼种以规格6-10厘米个体成活率较高。进入越冬池前的红罗非鱼必须进行拉网锻炼,尽量排空粪便,以免腐败水质。此外,鱼体要进行药物消毒,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奥尼罗非鱼稻田养殖的准备工作
1、选择田块
养殖奥尼鱼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天旱不枯水,洪水不淹,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以土质肥沃、保水力强、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好,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稻田最为理想。
2、选择水稻品种
奥尼鱼是底层鱼类,在田间游动觅食时能钻松泥土,最好种植茎杆粗壮、抗倒伏、耐大肥的水稻良种。
3、开挖稻田
(1)加高田埂
一般稻田田埂较低,在结合开挖鱼沟、鱼凼、平整稻田时,应加高加固田埂,一般埂高30~60厘米,并要锤打结实,以防大雨冲垮,并可以防止黄鳝、水蛇、田鼠打洞造成漏水逃鱼。
(2)开挖鱼沟鱼凼
稻田开挖鱼沟、鱼凼,主要作用是稻田在排水晒田、施化肥、洒农药的时候,奥尼鱼可以集中在鱼沟或鱼凼里,有个安全栖息场所。在夏季水温过高时,奥尼鱼可以游入较深的鱼沟中避暑。同时也有助于奥尼鱼的收获与捕捞。一般鱼沟是在插秧前开挖,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扩大鱼沟和鱼凼的面积。开挖面积一般不超过稻田面积的5%~7%。开挖的位置、数量、形状等,应根据稻田自然地形、稻田大小和鱼产量高低而定。一般面积较小的可挖成“田”字形,大而长的稻田可挖成“十”字形或“目”字形。一般每隔20米开一条横沟,每隔25米开一条纵沟。四周的鱼沟离田埂的距离为30~60厘米。沟宽和沟深各为30厘米和50厘米。鱼凼开在田边,其面积随田块的大小和鱼产量高低而定。鱼沟应略向鱼凼方向倾斜,鱼凼面积应为稻田面积的10%左右,深为0.8米~1米。
(3)做好进排水口
稻田的进排水口最好设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可使田内水流均匀。进出水口都要安装拦鱼设备,可制成70厘米长、40厘米宽的木框。前期鱼规格小,可安装网目较小的密眼网,后期随鱼长大,要换成较大网目的网片。木框附近田埂可用砖石适当加固。此外要经常疏通拦鱼设备上的杂物,防止堵塞。
放养美蛙蝌蚪前的准备工作
美蛙蝌蚪在孵化池内孵化出膜后饲养15~20 d,要转人蝌蚪池中饲养。在转入蝌蚪池饲养之前,蝌蚪池经消毒清池之后,要注满新水,放置1-2d即可投放蝌蚪。如果要降低蝌蚪饲养成本应以天然饵料为主、先在池中施基肥培育成肥水,使蝌蚪放人池中后便可得到丰富适口的饵料、具体培植肥水方法为:蝌蚪池水质培肥要在放养前1周左右,注人新水40 cm左右,在池底投放有机肥料,按每平方米投放500g人畜粪便或无毒叶草类、秸秆等青绿肥,要均匀铺平。为加速池水变肥,每平方米还可加 5g左右过磷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或尿素等化肥。经加水施肥后,提高水温,池中浮游生物便能迅速繁殖起来并很快达到高峰。其繁殖生长个体大小正好与蝌蚪生长与食性转变规律基本一致。另外,还可直接在池中放养水草如水葫芦等,蝌蚪在吃食其根茎部的同时,再加喂一些人工合成饵料也能使蝌蚪长得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