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养虾场。
罗氏虾又叫白脚虾,金钱虾等,一直被大家称为淡水虾之王。目前人工养殖数量特别的多,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罗氏虾怎么养吧:
1、选择品种
罗氏虾原产地是泰国和缅甸,两地所产的虾不一样,缅甸产地的头胸较小,足节长,但是雌性个头比泰国产的大,产卵多,就是活动捕食能力也强一些。所以生产养殖可以选择缅甸出产的种虾。
2、养殖水池
建设养殖的池塘,修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面积在5亩以内,容易管理,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决定。修建长方形的池塘,修筑的池壁池底不能渗透。一般新的池塘要用石灰消毒,消毒主要是为了杀菌,杀虫、杀死一些原来生出长多罗氏虾有危害的水生动物。一些比较凶残的鱼类之类的都要消灭。要泼洒全池,浸泡几天,再清洗干净养殖。
3、放养
前一周要施肥,培肥水质,水深40厘米左右,施牛粪最好,大概一亩池塘施800斤左右。放养前试应水温,放几只下去,一天以后没问题就可以都放养。虾苗必须在放养前用漂白粉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再放养。放养健康,大小一致虾苗,有利于虾的均衡生长。一亩大约放苗3厘米大小的虾8000尾。不要太拥挤。
4、喂食
罗氏虾主要食物是植物饲料饲料麦麸、黄豆、豆饼、之类的,还有水底下的水草、水藻、浮萍。动物饲料是蛋黄、昆虫、水生动物。常见喂食人工配方制作的颗粒饲料,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要想生长的好,要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早晚各位一次,主要喂食时间是午夜,这时候符合虾的取食时间,可以多投喂一些。投喂量就是一个小时能吃完的样子。
5、管理
水质要保持,定时更换水,水的颜色太深可能有问题需要改善,注意水的酸碱性调节。水位根据虾的生长逐渐增加,夏末秋初要加最深。进出水口都要有网覆盖过滤。增氧机必备,时常水中增氧。夏季增氧换水都比较勤才行。
相关阅读
养殖罗氏沼虾的常见病害
罗氏沼虾病害较少,但是因生活在水中,发生虾病不易察觉,所以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常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药物对虾体、场所、工具、水体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平时注意观察虾在水中的活动情况,发现虾病要及时治疗,常见的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软壳病
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此病可能由水中有机质过多、pH值较低及长期营养不足等引起。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15毫克/千克石灰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加喂优质全价饲料。
2、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体表呈棕黄色绒毛状,影响病虾摄食和蜕壳,严重时可致虾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0.4毫升/千克溴氯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浓度为0.7毫克/千克。
3、褐斑病
病虾体表有斑点状黄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在头胸部和腹部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及其他附肢也有,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主要由起捕及运输过程中机械损伤引起的。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虾体受机械损伤;用0.3毫克/千克氯杀王泼洒;每千克饲料拌0.5-1克土霉素或拌1-2克虾糠投喂,5-7天为1个疗程。
4、黑鳃病
病虾鳃部颜色由红色转变成黑色,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此病由水质老化、真菌感染、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长期缺乏维生素C等原因引起。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定期用15毫克/千克生石灰消毒;用2-3毫克/千克的呋喃唑酮浸洗2次,每次5-10分钟。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
5、硬壳病
病虾全身甲壳变硬,有明显粗糙感,虾壳呈黑褐色,无光泽,摄食减少。此病由水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水质老化等引起。
防治方法:用5毫克/千克茶粕浸洗10-15分钟;饲料中添加蜕壳素促进虾的蜕壳。
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南太湖2号”是以2002年从缅甸引进的罗氏沼虾群体后代、浙江省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和广西1976年引进的群体(日本群体)后代作为基础群体,采用巢式交配方法建立家系,应用标记技术对100多个家系进行同塘生长测试,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经连续4代选育得到的品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2号”。
特征特性:罗氏沼虾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快,营养好,是世界性大型热带淡水虾之一,适温范围为18~34℃,不耐低氧,pH值要求在7~9之间,适宜在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且要求连续90天在水温22℃以上的水体中生活。幼体喜集群生活,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虾有明显的负趋光性。生长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提高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在同等条件下,选育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的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也高。
产量表现:江、浙、沪大塘试验表明,以锅炉增温提早放养苗种、分批起捕的销售模式,相对于商品苗种的成活率来说,“南太湖2号”选育苗种出大棚的成活率为60%~80%,比商品苗种提高10%以上;首批起捕销售时间可提早5~7天,平均亩产400~450公斤,每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水温连续90天达22℃以上的地区养殖。要求养殖用水为淡水或盐度在3‰以内的咸淡水。并要求在人工可控制的水体中养殖。
水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南太湖2号”的选育情况?
陈雪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早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罗氏沼虾育种工作,2006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罗氏沼虾育种及配套技术。期间,先后突破人工选育、疫病防控技术,培育出“南太湖2号”国家新品种。
可以说,“南太湖2号”新品种是我所举全所之力、多方合作,历经15年持续选育而成。经团队多年攻关研究,我们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内唯一的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我们通过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由于群体选育性状不稳定,我们没有申报国家新品种。2006年开始,育种团队采用家系选育,复合生长速度、存活率2个选育指标,经连续4代选育,于2009年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第一个罗氏沼虾国家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市场同类苗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36.87%,成活率提高7.76%。之后我所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了8代家系选育,生长速度、存活率等性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稳固。
(二)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了罗氏沼虾SPF良种培育技术。2010年前后,罗氏沼虾产业暴发新的疫病,俗称“铁虾”病。为此,我所组建了由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无特定病原(SPF)良种培育技术体系,通过SPF良种培育技术结合家系选育,成功的选育出SPF级“南太湖2号”种虾,通过推广良种亲本,避免了产业中“育苗成活率低”与养殖“铁虾”等产业突出问题。
水产前沿:目前做罗氏沼虾育苗的企业很多,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种虾做为育苗亲本,淡水所在育种方面有哪些优势?
陈雪峰:(一)我所拥有世界最大的罗氏沼虾SPF活体种质资源库。为确保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农业部批准,我所在长兴建成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目前中心保有育种核心群、孟加拉野生群体、缅甸野生群体、假雌群体(用于生产全雄苗种)、高饲料利用群体等种质资源。其中核心育种群体连续选育了12代,育种持续时间之长、家系规模之大、系谱之全全世界绝无仅有。12代的持续选育使得优良性状得到最大化的富集,这也是我所种虾性状优良、稳定的关键所在。
(二)我所拥有国内一流的罗氏沼虾育种团队和基础设施条件。
第一,一流的团队建设。为了保证我所罗氏沼虾育种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们联合了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黄海所等4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9家企业建成育繁推一体化联合攻关协作体系。同时,我所也通过从全所各科室中择优选入、从外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措施,围绕罗氏沼虾打造包括育种、病害、养殖模式和营养、水处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科研团队,现有成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5人,技术人员5人,将确保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罗氏沼虾的育种及推广工作。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必然是成体系设计、多方协同创新,单打独斗是难有作为的。近期,个别原团队成员因个人发展需求,调离本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我所与离职人员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
第二,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平台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硬件基础。“十二五”期间,我所先后投资近千万,建成了国家级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及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即“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这为我国罗氏沼虾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在今后三年,我所将投资4000万元,按照无疫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标准,提升改造罗氏沼虾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与此同时,在安吉建立种质资源备份库,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为罗氏沼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生长和存活率比较
采用荧光标记同池混养的方法,对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生长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的大小顺序为:YF>NTH>ZF>CJ;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为:YF>NTH>CJ>ZF,且YF群体与ZF群体差异显著。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均为:ZF>CJ>NTH>YF。各群体肥满度无显著差异。ZF群体的养殖存活率显著高于YF群体,其他群体之间无明显差异。研究为罗氏沼虾下一步选育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罗氏沼虾;生长比较;存活率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引入我国近40年,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也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养殖虾类之一。经过多代养殖和累代人工繁殖,以及育苗场繁殖群体有限,致使罗氏沼虾经济性质退化严重。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面临“铁虾”困局,优良苗种供应紧张,已经成为目前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拟通过对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对比试验,为罗氏沼虾的择优推广生产以及进一步的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在上海申漕特种水产开发公司进行,试验池规格为:3.5m×7.15m×1.2m。
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NTH、ZF、YF和CJ分别来自四家商业育苗场。荧光标记VIF(visibleimplantfluorescence),由青岛海星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荧光颜料有紫、红、黄、绿4种。
1.2方法
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暂养培育至4cm左右,进行荧光标记区分。荧光染料的配制按其说明书进行,VIF注射到罗氏沼虾第六腹节基部的肌肉中进行辨别。用紫、红、黄、绿分别对NTH、ZF、YF和CJ进行标记。每个群体的标记数量和初始体长、体重见表1。从测量、标记的每个群体中随机挑选78尾,ZF群体除外,为70尾,放入同一个池中进行混养,荧光标记混养试验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80日。表1罗氏沼虾4个群体荧光标记情况
黄4.306±0.1831.900±0.263234CJ绿4.297±0.1551.780±0.251234
1.3养殖日常管理
试验期间,水位始终保持55cm,气泡石连续曝气,水温26~28℃,每10d换水75%,每日投喂两次配合饲料(6:00,16:00),日投饵量约5%~10%,及时清除残饵或死虾。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2003统计各群体生长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利用SPSS17.0对日均增长量、日均增长重及特定生长率进行方差分析(ANOVA)及Duncan多重比较。生长指标、成活率等按下列公式计算:
日均增长量:L=(L2-L1)/D
日均增重量:W=(W2-W1)/D
特定生长率:SGR(%)=×100%
存活率:RS(%)=Q2/Q1×100%
变异系数CV(%)=标准差/均值×100%
肥满度:F(%)=体重/体长3×100%
式中,L1和L2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虾体均长(cm),W1和W2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虾体均重(g),Q1和Q2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虾的数量(尾),D为养殖天数(d)。
2结果与分析
2.1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生长速度比较
经过80d的养殖生长对比试验,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终末体长、体重以及日均增长,日均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列于表2。4个群体的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的大小顺序为:YF>NTH>ZF>CJ。YF群体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均显著高于CJ群体,YF群体与ZF群体日均增重差异显著(P<0.05)。4个群体的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为:yf>NTH>CJ>ZF,且YF群体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ZF群体。可见YF群体和NTH群体生长速度优于ZF群体和CJ群体。
2.2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及肥满度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YF群体的体长、体重变异系数最低,分别为11.138%和39.625%;ZF群体的体长和体重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17.151%和60288%。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均为:ZF>CJ>NTH>YF。经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4个群体的肥满度没有显著差异。YF的肥满度最高为2.881%,其次是CJ群体(2.874%)和NTH群体(2.850%),ZF群体最低为2.814%。
3讨论
生长性能比较是开展虾类良种选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虾类生长比较研究中,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有养殖环境、饲养密度和试验对象自身遗传因素等。同池混养不仅方便、经济,且可以有效克服环境异质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同时也给群体和个体区分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国内外学者采用个体标记技术来进行群体和个体鉴别。本试验采用荧光标记对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进行标记区分后在同一池中进行混养,有效提高了生长对比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对水产经济动物进行性状改良、选择时,应先对拟进行改良的目标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体长和体重是衡量虾类生长快慢最直接的指标,也是重要的两个经济性状,且一般具有中等遗传力,已在多种虾类中得到证实。生长对比试验结果显示,YF群体和NTH群体的生长速度要优于CJ群体和ZF群体,且YF群体生长速度最为迅速。整齐度是虾类选育的又一重要指标,整齐度越高,优良的生产性状越优良。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反映了各群体间整齐度差异。本试验中,YF群体和NTH群体不仅生长速度较快,且体长、体重系数相比于CJ群体和ZF群体都比较低,整齐度高。4个不同群体存活率研究,由于是同池混养,排除了养殖环境差异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可以认为是各群体自身遗传因素造成的差异。种质资源是近年来影响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瓶颈,优质的种苗也是各育苗单位和养殖企业关心的热点。本试验研究了罗氏沼虾4个不同群体的生长速度、整齐度、肥满度以及存活率差异,有利于合理设计选配方案,指导罗氏沼虾的后续杂交选育。
参考文献:
杨国梁,罗坤,孔杰,等.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率相关分析.海洋水产研究,2008,29(3):74-79
孙冰.罗氏沼虾高产养殖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1(12):316-319
史建华,肖雨,徐琴英.罗氏沼虾引种复壮技术的研究.水产科技情报,2001,28(2):64-67
陈宗永.罗氏沼虾抱卵亲虾质量差和数量不足的成因与对策探讨.广西水产科技,2000(4):26-28
甘西,邓凤姣,陈晓汉,等.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0,46(2):215-218
李明云,张海琪,朱俊杰,等.罗氏沼虾浙江养殖群体与缅甸自然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水产学报,2004,28(4):360-364
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高强,栾生,杨国梁,等.罗氏沼虾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2):120-124
张永泉,尹家胜,王丙乾,等.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24(6):520-524
郭冉,刘永坚,田丽霞,等.不同淀粉糊化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25(5):402-406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25(4):324-329
肖炜,李大宇,邹芝英,等.四种杂交组合奥尼罗非鱼及其亲本的生长对比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12,36(5):905-912
张吕平,吴立峰,沈琪,等.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的建立及生长比较.水产学报,2009,33(6):932-939
KeysSJ,CrocosPJ,BurridgeCY,etal.ComparativegrowthandsurvivalofinbredandoutbredPenaeus(Marsupenaeus)japonicus,rearedundercontrolledenvironmentconditions:indicationsofinbreedingdepression.Aquaculture,2004,241:151-168
MossDR,ArceSM,OtoshiCA,etal.EffectsofinbreedingonsurvivalandgrowthofPacificwhiteshrimp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Aquaculture,2007,272:30-370.05)。4个群体的特定生长率大小顺序为:yf>
养虾的池子怎么建
养虾的池子要选择在安静、通风的地方来建造。附近最好是有水源,没有可以打深井,井深在90米左右。建设的面积大小具实际情况来定,一般室内养殖池30个,室外5个。还要做好防逃措施,用石棉瓦之类的做一个50厘米高的防逃墙,然后池子用石灰消毒,再施肥有富有生物即可放苗。
1、养殖池
在养虾子的时候,首先要建设养殖池,养殖池的面积可以根据养殖多少来决定。养殖池可以在室内和室外分辨建设一些,一般可以建设30个左右的室内养殖池,外面的产不多在5个左右即可。
2、打深水井
这个是必须的,在养殖的地方,最好是打两个比较深的水井,水井的深度一般在90米左右,这样在用水的时候,会更方便一些。如果在附近有湖泊或者是河流的话,就不用打井了,它们也可以用做水源。
3、地址的选择
养殖场一般要选择在比较通风的地方,环境最好是安静一些的,因为虾子不喜欢在吵闹的环境中生活,并且交通相对来说要便利一些,方便以后的运输。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作为养殖场才是最好的。
4、防逃措施
虾子其实是喜欢到处跑的,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做好防逃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水池的边上,用一些薄膜或者是石棉瓦等做一个高约55厘米的防逃墙,然后在它的下面要做好封死的工作,这样的虾子,在养殖的时候,是绝对不会逃跑的。
5、水池培肥
在建设好水池之后,需要在里面施肥,常见的有牛粪、猪粪等,这些都是要经过发酵之后再用的,如果在三天之后,还是不够肥的话,可以在里面喷洒一些农机肥水,透明度在35厘米的样子即可。再经过几天之后,有一些浮游生物了,就能在里面投入虾苗了。
6、水池消毒
水池在养虾之前,是一定要做消毒处理的,消毒的方法可以用石灰撒在里面,不过这个需要提前十五天来进行,等到毒气散了之后,才能放虾苗。如果是在养殖过虾的池子,需要将下面的一些残饵、粪便清理干净了之后,再放鱼饵。
工厂化养虾设备有哪些 工厂化养虾怎么建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营养价值高,且味道口感也有一定要求。虾是人们非常喜爱吃的食物,味道好,且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钙元素。随着虾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开始有不少工厂化养殖虾,那么大家知道工厂化养虾需要哪些设备吗?
工厂化养虾设备有哪些
1、进排水系统:养殖用水温度、盐度高低能够人为调配。水量大小可调。做到进排水快捷方便。
2、蓄水池:还要建造满足车间用水的高位大容量蓄水池,方便统一调配水指标、对水质进行处理。
3、车间空间恒温:外界四季温度变化对工厂室内空间的影响越小越好,尽可能做到恒温状态。
4、气泵:所安装气泵,其功率大小要根据养殖水体科学配置,分配到每个立方米要达到20-24瓦要求。
5、循环水设备:可选项,条件好的可以选用,使工厂化养殖节省成本变为可能。
提示:工厂化内部养殖池塘的建造应咨询多年从事工厂化养殖、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所建造的工厂化设施才能一次性达到对虾养殖要求,具备实用效果。
工厂化养虾怎么建
1.养殖池塘小型化:理想面积在30-500平方米;
2.池深:土建池深1.0-1.5M,考虑建设成本,以及养殖过程中对虾应激跳跃出池因素,池深不到1.0M的可以在四周拦网解决;
3.养殖水深:在不同水深的实际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现,水深在60-120CM之间完全能够正常健康养殖成功对虾;
4.池底:为便于顺利排出粪便和剩余残饵,建造时池底要成锅底型。根据面积大小,锅底深度不同,面积越大锅底越深。
工厂化养虾如何喂食
虾苗下塘养殖前1个月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的细微颗粒饲料,1个月后投喂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投淡水贝类、杂鱼。投饵量根据季节、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幼虾以微生物或MOSS类水草为食物,成虾可适当喂食虾粮,红虫,菜叶等。饵料投喂应实行少量多餐的原则,体长6厘米以前每天投喂3次,超过6厘米以后,每天投喂4次。
工厂化养虾的养殖效益分析
本次试验养殖周期为81天,上市销售前抽样36尾进行测量,其中净重615g,平均体重17.08g,体长最大12.2cm,最小8.8cm,平均体长10.71cm。本次养殖共收虾32770尾,总重1100斤,按照目前塘头收购价格23元/斤,本次养殖总收入25300元,总支出(包括虾苗、饲料、培水剂、电费等)16300元,纯利润达9000元。
由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保持温度恒定,不受外界降温、降雨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对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更快,发病率更小,养殖密度更高,有效地提高对虾的产量。按照试验计算,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每平方米单产可达22斤,而传统的土塘养殖模式每平方米单产约1斤多,前者效益是土塘模式的20倍。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工厂化养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工厂化养虾虽然成本比较高,但可以大大提高虾的产量,所以工厂化养虾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哦!
养虾的季节
养虾的季节一般从春季到初秋之间,差不多在每年的4月份至10月份是最佳的养殖时间。因为这个时候,气温开始回暖,利于虾子的生长,养殖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养虾是现在很多人创业的选择,在养虾的时候,选对季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养虾的最佳季节在每年的四月份至十月份的样子,这段时间气候比较温暖,适合虾子的成长,过了这段时间,气温都比较低,对虾子的生长的成活都是不利的,所以没人会在这些时间来养虾。
养虾技术
1、水质管理
养虾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水质的干净,这个是一个关键的点。每个月固定的在水里面施一些天辰渔肥,这个是有改善水质的好处的。一般水色为褐色、绿色是比较好的,pH值要保持在8~8.6之间,在养殖的后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里面换水,如果水质不好,极有可能会影响下的生长,还有可能会致病。
2、密度
密度一般不能太多,这样对它的生长也是不好的,以一厘米左右的幼苗为例,一亩池塘可以投放4至6万尾的样子,在投放虾苗之后,还可以适当的投放一些鲢鱼,它们两者是不冲突的。
3、喂食
虾子在养殖的时候,喂食也是很关键的,刚刚投放在池子里面的虾苗,是不用喂饲料的,过了半个月之后,再投食,喂食的量需要控制好,前期一般一天两次,后期可以一天三到四次喂食。食物一般以鲜活的饵料为主。
4、管理
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巡查,差不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需要用生石灰水或者是二氧化氯这些常见的消毒剂,在池塘进行消毒,以保证虾苗的健康。如果虾子出面了一些纤毛虫的话,需要及时的用硫酸铜水溶液来防治,将它喷洒在池塘里面,没一个星期喷洒一次,直到痊愈。喷洒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浓度,太浓了也是不行了,一般建议浓度保持在0.7ppm是最好的。
稻田养虾 打造现代农业稻田养虾模式
一亩稻田增收七八倍的秘密。水稻养虾又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这是因为水稻能促进虾的快速生长,虾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盛夏高温,密布的水稻是虾遮荫的好去处。同时,危害水稻的害虫无需喷药,都将成为虾的口中美味,是一种不喷药、不施肥的生态栽培模式。采用虾鱼共生新型养殖模式,水稻与虾之间形成合理的生态平衡,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解决了稻鱼争地的矛盾,拓展了水稻的生产途径,实现虾肥稻香的生态双赢。
潜江市扶持虾稻产业:一粒粒普通稻谷,经过脱壳、打磨、分拣、包装等工序,变身为一袋袋晶莹剔透的大米,装箱上车,发往全国各地。包装袋上,“水乡虾稻”4个字被“刻意”放大。潜江巨金米业村民李广斌自豪地说,虾稻售价超过一般稻米价格10%,去年产值过亿元,这是市场对“虾稻”品质的认可。
所谓虾稻,是稻田养虾模式中,与小龙虾相伴而生的稻米。
潜江“虾稻共作”享誉全国。早在2001年,面对着被村民抛荒的成片稻田,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支书刘宝权突发奇想:何不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充满智慧的民间创造力,开启了虾稻连作的新时代。
“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充足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生物肥;水稻收割后,秸秆还可还田,培肥地力。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虾与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和提升。”潜江市农业局局长王维说。
数据最具说服力。去年,稻虾连作面积达35万亩,占全市稻田总面积一半以上,小龙虾产量6万吨。“稻虾共作”模式亩均收益4000元左右,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4倍。
种养效益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在潜江,如今“一地难求”,土地流转租金最高达1亩1200元。
扶持壮大虾稻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潜江市鼓励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建“虾稻共作”基地。财政每年拿出1200多万元,对实施“虾稻共作”改造的农田,按每亩4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
潜江虾稻产业已形成集科研、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精深加工、节会招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硬支撑。
小龙虾市场火爆,一直以来,农民重“虾”轻“稻”,虾稻品质虽好,却被当作一般稻米出售,潜江市适时提出“虾稻”和“稻虾”双轮驱动的战略,做大“虾稻”产业。
华惠春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稻田里,分别插着不同编号的品种指示牌。“从120多个稻谷品种中,研发筛选出两三个适合虾稻共作的品种进行推广,实现高产、优质和抗病有机结合。”联合社理事长杨斌说。
据了解,联合社探索“联合社+合作社+基地+收购仓储加工+产品销售”的运作模式,建立“虾稻种养”高标准农田2.8万亩,开展虾稻新品种试验推广。
目前该市涌现出5家“虾稻”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万吨。“优质、生态、无残留”的生产理念,也融合到品牌宣传、包装设计中。虾乡食品公司、喜颂集团、江汉油田粮油加工厂的“虾稻”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进一步拓展虾稻共作的发展空间。
哲罗鲑
中文名称哲罗鲑
拉丁名称Hucho taimen (Pallas)
英文名称taimen
异名哲罗鱼、折罗鱼、哲绿鱼、大红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鲑亚目
拉丁亚目名Salmonoidei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ea
中文属名哲罗鲑属
拉丁属名Hucho Gunther,186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中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镜泊湖、额尔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体长形,头平扁,体侧扁。口端位,口裂大。鳞细小,有脂鳍。体背苍青色,体侧下部及腹部银白色,1龄鱼体侧有暗色小斑点,繁殖期成熟雌雄鱼均出现桔红色婚姻色。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Ⅲ-Ⅳ,10-11。
臀鳍鳍式:A.Ⅲ-Ⅳ,9-10。
鳃耙数:11-12。
侧线鳞数:140-210。
(3)可量比例性状
(4)内部特征
鳔:鳔一室
脊椎骨:72-75
腹膜:银白色
幽门垂:154-250
生活习性
哲罗鱼系冷水性鱼类,适合于水温15℃以下的水域中生活。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低温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影响而游向深汀或大江深处活动。冬季不停食。开江后水温上升时为了产卵向溪流洄游。
哲罗鱼是淡水鱼类中最凶猛的鱼之一,非常贪食,觅食时间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浅水岸边捕食其他鱼类和陆栖鼠类。曾在哲罗鱼的胃中解剖出水鸭于和蛇类。被食鱼类以[鱼岁]鱼、鮈亚科为主,雅罗鱼往往也被捕食。一年四季均索食,在夏季水温稍高时,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现象。
盐度范围(%):0.5-0.8,耐受温度范围:1-25℃;适宜温度范围:6-17℃,pH范围:5.5-9.2,淡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需五年,体长40-50厘米,怀卵量10 000-33 000粒。产卵期为5月份。1958年5月2日捕获5尾雌鱼,性腺发育为Ⅳ-Ⅴ期,卵粒已分离,轻轻一挤即可跌卵。产卵于水流湍急的石砾河段,有埋卵和保护孵化的习性。
淡水虾怎么养殖
现在养殖虾已经不光是在海水里,在淡水中也可以进行养殖,而且市场上对于淡水虾的需求也很大,养殖效益很好。那么,淡水虾怎么养殖呢?
一、淡水虾怎么养殖
1、养殖设施
淡水虾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建好进排水渠,同时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2、清池消毒
淡水虾苗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3、施足基肥
淡水虾池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
4、栽好水草
淡水虾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桶等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5、虾苗放养
①夏季放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左右,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的,每亩放养3~4万尾左右。
②秋季放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为主,1.2厘米的每亩2.5~3万尾,2.5~3厘米的每亩1.5~2万尾。
③冬春放养:放养时间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6、饲料选择
淡水龙虾为杂食性,动物性饲料有小鱼碎块、干鱼粉、螺蚌肉及各种动物内脏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有菜籽饼、豆粕、麸皮、小麦、玉米、南瓜及各种蔬菜和水旱草等。
7、投喂饲料
淡水龙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每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各投喂一次,下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70%左右,日投喂量可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
8、日常管理
淡水龙虾养殖要每天巡池,注意水色变化和活动情况,如发现有虾子上岸或爬在水草上驱赶不肯入水则应检查水体是否缺氧或水质变坏等,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增氧、换水等。
养虾风险大吗
养虾的风险取决于养殖经验和后期销售渠道,只要养殖技术掌握的好,养虾的风险其实不大,毕竟现在市场对于虾的需求还是挺大的,所以做好销售渠道,也是降低养虾养殖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只要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养虾的风险和掌握的经验也是有一定关系的,经验技术好的话,风险相对来说也要小一些。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销售渠道的打理,这样才能不让龙虾出现没有渠道销售的情况,降低了它的养殖风险。其实现在市面上对虾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只要养殖的好,销售渠道做好了,不仅风险不大,利润还非常可观。
养虾的注意事项
1、池塘清理
池塘在养殖之前,一定要做好清理工作,可以将石灰粉撒子里面消毒,不过要提前十五天撒是最好的。如果已经养殖过虾的池子,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残留的粪便或者是饵料,如果不及时的清除,对它的生长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要做好清淤工作。
2、调节水质
当它的池水透明度变的低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换水的工作,一般换掉池塘里面一般的水,判断换水的方法就是透明度下降到20厘米左右。换水的时候,一定要先换掉底部的一层水,然后在上面灌入新水。如果雨水比较多的话,就不用这样了,只要将上面的淡水排掉就行了。
3、合理投饵
在开食养殖的时候,一般每天喂食三次即可,可以采取早中晚三次的原则,到了后期,就需要加大喂食量了,差不多要每天喂食六次的样子,每隔四个小时就喂食一次。喂食一般选择一些水蚯蚓、螺蛳、屠宰场边角等来喂养。
4、防止浮头
虾子出现浮头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水中缺氧所导致的,所以一定要做好水质的监测工作,可以在里面适当的增加一些氧气,在缺氧的时候,尽量不要喂投食。出现旱情要及时的进行灌水,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