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养殖管理措施。
进入秋冬季节后,每天的温度和昼夜温差变化都很大,为保证鸡群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应注意做好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控制。
1温度管理
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不应低于15℃。如遇到刮风天气,应摇起篷布(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摇起一半或全部),防止刮风使舍内温度骤降,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和鸡群的表现调节进风口的大小。
进风口要用铁丝或绳子把塑料布和三合板固定牢固,使风向上吹,不要让冷风直接吹鸡,防止冷应激造成鸡群发病;正对温控仪的风窗不要打开,防止冷风直吹温控仪而使其周围的温度与鸡舍内实际温度不符;安装定时温控排风扇时要选百叶完整的,不要选北向排风扇。
入冬前要清理暖风机的灰尘,初开暖风机时让其百叶平行,让热风均匀地充满鸡舍;工作间大门与鸡舍门都要关上,不要同时打开,防止冷风直接吹入鸡舍;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如果鸡在棚架上趴着且背毛竖立,则表示鸡舍内太冷;鸡舍内进风口一端棚架上、地面上没有鸡或鸡很少,则表示此处冷,要调节进风口或堵塞漏风处,以防应激,避免鸡群感冒发病;()每天下班前要检查排风扇皮带、电机,看温控排风扇是否灵敏;每天收看天气预报,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湿度管理
入冬前要加足垫料;冬季垫料比较干燥,要经常洒水或喷雾消毒;棚架下如果有积水,在秋天气温高时要排出棚架下的水,然后撒上白灰;舍内温度适宜时,要加大通风量;把乳头饮水线水压调低至10cm以下,或把饮水器水位调至1cm以下,经常检查饮水线,发现饮水器有漏水的乳头或接头时应马上更换或维修。如果饮水器漏水要及时处理,防止因漏水造成鸡舍内氨气味过大而影响鸡群健康。
3通风管理
秋冬季节,舍内以空气新鲜、气流速度较慢为好。入冬前把不应进风的地方修补好,尤其是排风扇处的漏风处必须处理好,防止因局部倒冷风而使鸡舍整体通风不畅或临近排风扇处的温度偏低而造成鸡群发病,进而影响生产。
当舍内氨气味较大时,应首先提高舍内温度,然后加大通风量。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如果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采用每次通风时间短些、多通几次的方式较好。通风时一定不要留死角,如要增加排风扇的开启个数,增开后要仔细观察鸡群的表现,发现无不良反应后再继续进行。
相关阅读
肉牛养殖的环境管理控制技术
外界环境与肉牛生产有密切关系。环境恶劣不仅使肉牛生长缓慢,饲养成本增高,甚至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对于肉牛生产来说,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养技术,改造畜舍结构,改进通风、供暖、清粪设备,建立养殖场低投入、高产出、高品质的无公害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是提高畜产品品质、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畜牧业可保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饲养环境调控
1.1实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创造性保护环境的战略措施。清洁生产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而清洁生产则尽可能地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其核心是从源头抓起,以预防为主,进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1.2避免外界环境污染
1.2.1防止噪声污染
噪声可使牛的听觉器官发生特异性病变,刺激神经反射线,引起食欲不振、惊慌和恐怖,影响生产。噪声可由外界产生,如飞机、汽车、拖拉机、雷鸣等;舍内机械产生,如风机、除粪机、喂料机等;牛本身产生,如鸣叫、走动、采食、争斗等。噪声能影响牛的繁殖、生长、增重和生产力,并能改变牛的行为,易引发流产、早产现象。一般要求牛舍的噪声水平白天不超过90分贝,夜间不超过50分贝。
1.2.2防止水源污染
养牛场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畜禽饮用水标准。各类牛群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饮水,有条件的牛场应设置自动给水装置,以满足牛的饮水需要,使牛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水,保证牛体正常代谢,维持健康状况。
1.2.3防止人畜共患病
为避免生活区和生产区的相互干扰和疾病传播,在两区之间应建立隔离林带。
1.3保持环境卫生和光照充足
饲草饲料在饲喂前要清除尘土等杂物,并注意有无霉变草料。饮水应透明、无异味,中性或微碱性,水温为10℃~15℃,冬暖夏凉。牛舍和运动场要设计合理,保证一年四季光照充足。运送饲草、饲料的车道和出粪车道应分设而置,避免交叉感染。
1.4搞好植树绿化工作
1.4.1牛场绿化的作用
搞好牛场绿化,可以改变牛场的自然面貌,减少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起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如可以改善场区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尘埃,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及水中细菌的含量。
1.4.2牛场绿化的主要措施
在场界四周种植乔木和灌木林带,设置场界林带;在场区内种植乔木和灌木,设置场区隔离林带;搞好场内主干道两旁的绿化,营造运动场遮阳林。
1.5及时清除粪便
牛场粪尿、污水应及时清理,粪便通过人力或机械直接用运载工具运至堆放场,尿及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流人粪水池贮存。
2空气质量调节
2.1保持空气清新
新鲜空气是促进牛新陈代谢的必需条件,并可减少疾病的传播,牛舍内一定要避免粉尘的飞扬,保持圈舍通风良好。
2.2防止有害气体污染
在敞棚、开放式、半开放式肉牛养殖舍中,空气流动性大。而封闭式牛舍,如设计不当或管理不当,会由于牛的呼吸、排泄物的腐败分解,使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影响肉牛生产力。另外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也可改善畜舍内卫生状况。
2.3生物除臭技术
运用生物技术除去有害气体在国外已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生物过滤和生物洗涤就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把有味气体转化成无味气体的方法。
3温度、湿度调节
3.1温度调节
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促进牛的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牛生产力下降,成本增高,甚至造成死亡。温度过高,造成牛增重缓慢;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消化率,而牛本身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显著增加饲料消耗,一般环境温度在5℃~21℃时,牛的增长速度最快。
3.2湿度调节
当气温适应时,湿度过大,牛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增加,而且能促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发育,牛易患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在高湿低温环境中牛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风湿病、关节炎等。一般空气湿度以55%~70%为宜。
养鸡场怎样灭鼠和老鼠防冶措施
老鼠对鸡的危害:
传播疫病。老鼠身上寄生着虱、蚤、蜱、螨等18种寄生虫;同时还可将35类疾病传染给人类、家畜和家禽。它们到处活动,散播病毒和细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盗食和污染饲料。一只大鼠每年能盗食饲料25千克以上,一只小鼠也可盗食3千克。在饲料仓库中老鼠出没最多,它们专爱在物料间隙栖息,咬烂饲料包装,粪便、尿液污染饲料引起霉败。
盗咬雏鸡。一般4月龄以下的雏鸡最易受到老鼠攻击,其中以刚出壳的雏鸡更甚。在某些鸡场,被鼠类盗咬的雏鸡数量相当大。一般养鸡场,雏鸡受咬率在5%左右,甚至超过病死雏鸡数。
产生应激,影响产蛋率。老鼠经常出没的鸡场,常会出现鸡群发出惊恐叫声,乱拍翅膀的现象。对雏鸡会造成生长迟缓,抗病力下降;对成鸡则产蛋率下降,软皮蛋、破损蛋增加,严重者造成死亡。
破坏饲养设施。老鼠具有啮齿习性,专爱啃咬硬性的门窗、地板、电线、产蛋箱等。给生产管理造成不便,也增加了维修费用。
鼠害的防治措施:
机械灭鼠。常用的捕鼠器有平板夹、踏板夹、诱鼠笼等,通常夜间将捕鼠器放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白天收回。所用器械应交替使用,以免引起老鼠的疑心。
药物灭鼠。鼠害严重的养鸡场,必须采用药物灭鼠。药物一般有磷化锌、灭鼠宁、氟乙酸钠、敌鼠钠盐、大隆等。市场上一般可以买到现成的灭鼠药,但使用时应注意人畜安全,对残留药物和死鼠应及时清除,以免引起污染和误食。
善设施,保持整洁。老鼠常在杂乱的角落打洞做窝。针对这一习性,养鸡场环境要求整洁,地面硬化,不用的器具、物品最好清除出去,使老鼠无处藏身。鸡舍建筑最好采用砖混结构,不让老鼠打洞。
养猫灭鼠。猫是老鼠的天敌,在不能放毒的场所,一般用猫来捕鼠,如饲料间。这种方法对减少老鼠盗食饲料效果很好。
用化学方法防冶老鼠:
药物灭鼠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药物灭鼠又可分为肠毒物灭鼠和熏蒸灭鼠。作为灭鼠所用的肠道灭鼠药,主要是有机化合物,其次是无机化合物和野生植物及其提取物。胃肠道灭鼠药要求对鼠有较好的适口性,不会拒食,毒力适当。由它为主制成各种毒饵,效果好,用法简便,用量大。其次是毒水、毒粉、毒胶、毒沫等。熏蒸灭鼠,如磷化铝、氯化苦可用于仓库、轮船熏蒸灭鼠。
第一,科学选用杀鼠剂。积极推广高效、低毒杀鼠剂,减少二次中毒现象,禁止使用含有氟乙酰类高毒鼠药。研究表明,用0.5%溴敌隆水剂、0.75%杀鼠迷粉剂、98%敌鼠钠盐粉剂防治老鼠效果均达85%以上,可以作为大面积灭鼠的首选鼠药,交替使用,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第二,合理选择饵料。毒饵饵料一般选择大米、玉米粒、小麦粒等鼠类喜吃食物,最好将饵料煮蒸熟,加入适量菜籽油拌匀,以提高鼠类适口性,提高防治效果。
第三,毒饵配制方法。溴敌隆使用浓度1∶100,先用0.5%溴敌隆水剂1千克对温水10千克,充分搅拌倒入100千克饵料中,待药被吸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30秒,摊开凉干,即成0.005%溴敌隆毒饵。杀鼠迷使用浓度1∶19,用0.75%杀鼠迷粉剂1千克,饵料19千克,加入适量的水(能沾附药粉为宜)充分拌匀,即成0.0375%杀鼠迷毒饵。98%氯敌鼠钠盐粉剂使用浓度1∶200,配制方法同上。
第四,投饵方法。林区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在苗圃、林区四周田埂上或沟渠边及附近的鼠类活动区投饵一圈,形成保护圈;在住宅区采用连续多次投饵法,每15平方米投饵2~3堆,每堆5~10克,对牲畜圈、粮仓、厨房以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重点投药。
养鸡场用什么消毒
养鸡场可以用福尔马林、生石灰、消毒王、菌毒敌、烧碱、百毒杀和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可以根据鸡场需要消毒的位置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消毒药。
1、福尔马林。这是最广泛使用的消毒药,可以杀灭芽孢、真菌、病毒和细菌等。福尔马林溶液稀释到0.5-1%可以对环境进行喷洒消毒,还可以和高锰酸钾混合稀释之后,对鸡舍和里面的设备进行熏蒸消毒。
2、生石灰。即氧化钙,是最便宜的消毒药。可以杀灭病毒和细菌等,常常用来给鸡舍墙壁,粪池和污水沟等地消毒。
3、消毒王。即二氧化氯,效果既好又安全,还可以直接对鸡消毒,或者对鸡的饮用水消毒。
4、菌毒敌。是一种复合酚消毒剂。可以杀灭寄生虫卵等,不过味道很臭,而且污染环境,一般很少用。
5、烧碱。即氢氧化钠,可以杀灭寄生虫卵、病毒、细菌等,消毒效果好,饲具等进行消毒后必须要用清水洗干净,因为烧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6、百毒杀。消毒效果很好,很快而且持久。
7、过氧乙酸。一般用于灭杀芽孢、病毒和细菌,效果很好。不过过氧乙酸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对人和鸡的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性,进行消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农村养鸡场环保标准
农村养鸡场选地应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远离村镇、城市边缘。场址选择应考虑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计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计划,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另外,鸡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农村养殖环保的要求是什么?
1、养殖场的选址一定要合理:要尽量远离人居住的地方,远离农村的水源,另外被划入禁养区的地方也是不能建场的。
2、要有配套的环保除污染设施设备我国有关的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畜禽的排泄物和废水有专门的处理,排放要达到相关的标准。
3、养殖场的办理手续要齐全:一般搞养殖,都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批,最后才能够让你建设养殖场。当然如果没有拿到相关的手续,最后也会被关门。而且在农村还有一个很好的优势,就是养殖达到一定的规模,具备一定的条件,是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的,或者可以享受到无息贷款。
养鸡场怎么提高养殖效益?
1.基础设施建设和选址
为就近供应鲜蛋和活禽,不少家禽场建在大城市附近。但城市与家禽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城市的废气、废水、废弃物会对家禽造成危害,家禽场的三废也会形成公害招致社会的反对。因此,家禽场应尽量选在远离城郊,靠近农田、菜地的地方,与附近的居民点、铁路、公路、运输河道等要有相当的距离,尽量做到既方便运输,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病原感染与噪音干扰等。
2.卫生防疫设施
禽场门口应建有长5~6m的消毒池,用于进出车辆和人员消毒,做到消毒药物常年不断且经常更换。禽舍之间间隔至少15m以上,并有隔离沟或其他天然隔离物。生产区入口处建有车辆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消毒更衣室必须具有初步消毒更衣再消毒的配套设施。专业养殖户至少应有更衣和消毒设施1套。鸡舍入口处应设消毒更衣室,一般包括脚踏式消毒池、洗手池、更衣更鞋间等。
3.生态环境
3.1最佳温度
以目前养鸡场普遍采用的保温形式,要达到所要求的育雏温度比较容易,但在冬天要做好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协调。可通过观察鸡群进行判断,如果鸡群自然散开,活动、采食、叫声都很平和,说明温度符合鸡群需要;如果鸡群扎堆,说明温度不够;鸡群张口呼吸,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至于通风是否适度,以人进入育雏舍感到舒适为准。
3.2湿度舒适范围
最理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最大范围为40%~72%。在温度达32.2℃时,相对湿度超过55%,家禽体温开始上升,对保健不利。在高湿条件下,尤其在相对湿度70%以上条件,能促进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家禽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高温高湿时,饲料、垫料等易于霉败,可使雏鸡群暴发曲霉菌病,造成重大损失;高湿还利于球虫病的传播。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家禽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感冒性疾病,如风湿症、关节炎、神经痛等。湿度低则会引起啄肛、啄癖等疾病,羽毛生长不良。
3.3注意通风换气
在保持恒温前提下,要多通风换气,以使空气新鲜。在通风时,要注意不能使舍内温度忽高忽低,否则会造成鸡的应激反应而影响生长,甚至发生疾病,通风口最好在鸡舍上部。寒冷的冬季,在禽舍内生火取暖时(尤其是在夜间),要防止舍内因通风换气不良而可能产生的CO中毒。由于家禽呼出的CO2是舍内浓度最高的废气,因此要求把CO2浓度控制在0.2%以内,以确保达到安全标准。
3.4物质基础
饲料和饮水是家禽的物质基础,其卫生指标对家禽健康非常重要。在当前的家禽生产中,饲料来源复杂,现有的加工、运输和贮存条件很难保证饲料卫生,有些饲料出现严重的霉变,致使家禽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和霉菌性肺炎。
4.注意疾病的传播和预防措施
4.1消毒清洗鸡舍内材料是消毒作业的前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用2种作用不同的消毒剂或采取2种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交替消毒。对于一般的病原菌和病毒,可用苛性碱进行消毒;对于特殊的病原菌(如芽孢菌等),要用氯系列消毒剂;对于球虫类卵囊,则用杀卵囊药剂。饲养人员进出禽舍要更衣消毒,同时也要进行用具消毒,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切断病原的传播。
4.2药物治疗养鸡场只重视人工主动免疫,不重视提高抗病力,有的滥用药物而破坏正常肠道菌落的微生态,使感染门户洞开,从而形成用药不断、发病不断的恶性循环。因此,制定适当的药物防治程序,以保持家禽体内正常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
4.3消灭易感个体每个养鸡场都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制定出合适的免疫程序。现有疫病中,绝大多数已有疫苗控制,疫苗使用后应及时作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下一步免疫计划,不断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传染病的发生能有效地控制。
养鸡场投资多少钱
按照一个中等规模400平方米的养鸡场来计算,主体搭建和内部建设的费用,加上防疫消毒设备成本,还有鸡苗成本和饲养成本,加上人工,一起差不多需要16万元左右。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成本核算,具体的价格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计算。
1、养鸡场建设的前期,主体搭建按照6元每平米的大棚建设价格,加上人工费用,一起需要40000元左右。
2、内部地面,网床,烟筒、排气扇、排水沟和水电安装等其他设施成本,加入人工成本,一起需要20000元。
3、防疫消毒设备购置成本10000元。
4、购买中等品质的饲养道具,成本约为8000元。
5、400平米的养鸡场大概可以饲养3000只鸡,鸡苗成本每只2月,一起需要6000元。
6、从鸡苗饲养到肉鸡出售,每只鸡大概需要花费20元左右,饲养成本一起就是60000元。
7、一只鸡喂养两个月差不多就可以销售了,这种规格的养鸡场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工资花费4000元,还需要聘请一名杂务工,工资2000元。每批鸡出笼的人工成本为12000元。加上前期养鸡场的申办费用和后面一些其他的零碎费用,整个养鸡场需要投资16万元左右。
养鸡场怎样防禽流感
禽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严重危害养禽业,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一般3~5天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高可达100%,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之后,一些病毒能够感染给人,人感染禽流感后,一周左右发病,病死率高达50%,给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家禽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同时可能出现腹泻;有的病禽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极度困难,甩头,严重的可窒息死亡。
应关好鸡场,锁好鸡舍,仅允许饲养人员和必要的场内管理人员进出鸡舍、鸡场;对来场购鸡的经销商贩,其车辆和笼具一定要保持干净,且不得进场。不允许将装鸡的鸡筐带入鸡舍,更不能把装有其他鸡场的鸡带入场内。彻底清洗、消毒养鸡设备和用具,不能使用外场用过的养鸡设备。定期采集血样,做好疫情监测,发现异常疫情,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力较差,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溶剂容易将其灭杀,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白铜锤:深山建养鸡场养鸡致富
从临县城出发,沿着宽阔的(太佳)国道向西走大约20公里左右便到下白塔生态养殖厂,抬头是山,出门是沟。就是在青凉寺乡下白塔村这样一个小山沟里,今年39岁的小伙子白铜锤建起了一个生态养鸡场,用勤劳和双手实现自己的创业致富梦。
现在搞生态养鸡,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近日,临县青凉寺乡下白塔村的白铜锤如是说。前几年,他一直在养车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生态养鸡致富的信息,便萌生了养鸡致富的创业梦。
通过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之到成熟的养殖场学习养殖技巧。白铜锤在自己家里的两亩玉米地里开始实现他的创业致富梦。
得知他资金不足,最终想办法买车筹备资金,帮助建起了鸡舍、搭起了鸡架,并购买了2000只鸡苗。起初自己对养殖一窍不通,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困难比开始想象的要更多。白铜锤说,为了解决实际养殖过程的各种问题,他起早贪黑,跑遍了临县的各个养殖场,重新学习鸡苗的养殖、防疫等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地学习使他对养鸡技术有了更深的掌握,他的养殖事业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第一年出栏500只肉鸡,6000多斤鸡蛋。除去饲料人工等费用,他赚了5万元。
尝到养鸡的甜头,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养殖方式,白铜锤的养鸡场效益逐渐显现,名气也日渐提升。他身边的朋友,以及村民都来向他取经。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就是想在自己家乡寻找一条致富之路,将我所学到的养殖技术免费传授给村民朋友,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白铜锤边撒饲料边说。
近年来,临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大力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养鸡等林下经济,鼓起农民增收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