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和狼。
一提起黄鼠狼,想必大家就会想到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这句歇后语,可想而知黄鼠狼是不讨喜的,那碰到黄鼠狼预示着什么?怎么赶走它?
一、黄鼠狼介绍:
1、黄鼠狼是保护动物吗?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三有野生动物适用于本法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不过级别低一些。
2、黄鼠狼怕什么?
黄鼠狼怕大白鹅、狗等,所以家里养鸡时,可养一两只大白鹅或狗。
二、碰到黄鼠狼预示着什么?
1、在民间,黄鼠狼又名黄大仙,传说遇到它就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所以碰到黄鼠狼的话预示着有倒霉的事要找上门了。
2、在民间,有关于黄鼠狼附身的说法,若碰到了可能是被黄鼠狼大仙看上了。
不过上面的都是迷信说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说明周围的生态环境好,要不然黄鼠狼也不会在附近出没。
三、怎么赶走黄鼠狼?
家里出现黄鼠狼,尽量不要驱赶它,尤其是不能打或者杀,因为黄鼠狼有灵性,报复性很强,若打它或杀它,它的下一代会来报复。若不想家附近出现黄鼠狼,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1、捕鼠工具:市场上有许多针对黄鼠狼偷鸡的捕鼠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有效的抓住进入鸡场中偷鸡的黄鼠狼。比较普遍的产品就是通过夹鼠器,夹住黄鼠狼的尾巴让其难以脱身。
2、警报器:可以在鸡场周围安装感应器,一旦黄鼠狼踩踏到了感应区,警报声就会拉响,灯光也能设计成可晃动,黄鼠狼的胆子其实很小会马上逃窜出鸡场。
3、养狗:黄鼠狼很怕狗,因此在鸡场可以养一条看门狗,既可以防止黄鼠狼偷狗,还能帮忙看守鸡场,这也是许多养殖户通过经验想出的办法。
4、养鹅:如果不想养狗的话,也可以在鸡场中混入一些鹅,鹅属于比较凶的家禽,喜欢攻击外来侵略动物,黄鼠狼进来偷鸡的时候肯定招架不住鹅的攻击。
5、封锁入口:进出养鸡场必须把门都关上,并且对养鸡场的洞穴或者容易钻进来的地方进行封堵,这样从根本上防止了黄鼠狼再进来偷鸡。
总的来说,碰到黄鼠狼预示有倒霉事发生这个只是迷信,根据科学说法,说明周围生态环境好。碰到黄鼠狼,千万不要打它或者杀它,避免后代来复仇,一般可用捕鼠器、养鹅、养狗等方法防治它。
相关推荐
养狼有什么用?
狼是野生动物,未经批准,饲养野生动物,是违法的,并且狼属于高危、高攻击性动物,无论是家庭饲养,还是划地圈养,都很难得到批准。那么,养狼有什么用呢?
一、养狼有什么用
狼具有特有的营养保健价值以及稳定的药效,所以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从而导致市场货缺价扬,同时也刺激了养殖户的饲养热情。因此,国内现有的养狼场(户)应抓住机遇,届时国外巨大的消费市场会给此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未来,狼走俏已成定局。
二、养狼的经济效益
人工养殖和繁殖蛇类,是开发利用狼类资源和发家致富的新途径。这样既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狼类越来越多的需求,又可以脱贫致富;同时还有效地避免滥捕滥杀现象发生,为保护狼类、防止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在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同时,积极因势利导地发动群众大搞庭院特种养殖业,利用房前屋后或坑洼荒地大搞特种养殖,并把养狼当作一项致富门路来抓,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养狼致富的带头人。
狼鱼
中文名称狼鱼
拉丁名称Anarhichas lupus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狼鳚科
拉丁科名Anarhichadidae
中文属名狼鱼属(待定)
拉丁属名Anarhich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裸露无鳞或被细小圆鳞,吻短,口裂宽,颌齿强,锥状,两侧有大臼齿。犁骨和腭骨具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无侧线,背鳍长,全由鳍棘组成,83-250鳍棘,臀鳍长,有时具1鳍棘,53鳍条以上,可多到188-233枚,胸鳍宽圆,无腹鳍。尾鳍短小,椎骨72-89,有的超过250枚。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黑海狼鲈
中文名称黑海狼鲈
拉丁名称Morone labrax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鲈科
拉丁科名Percidae
中文属名海狼鲈属
拉丁属名Moron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沿岸,地中海,黑海,北美和北非的江河中,主要生产国为法国、葡萄牙、西班牙。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被中大栉鳞,头中大,被鳞。吻尖。口中大,前位,口裂斜。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无辅上颌骨。两颌、犁骨、腭骨、舌上均具细齿。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齿,下缘无棘。鳃盖骨具2弱棘。背鳍2个,分离。Ⅷ-Ⅹ,Ⅰ-11-14,臀鳍Ⅲ8-12。胸鳍短而尖,15-17。尾鳍凹形。侧线完全。椎骨25-26。
生活习性
摄食上层小型鱼类的凶猛鱼类。淡水生。
红狼牙鰕虎鱼
中文名称红狼牙鰕虎鱼
拉丁名称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 (Hamilton,1822)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鳗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Taenioididae
中文属名狼牙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Odontamblyop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形态特征
两颌外行牙尖锐弯曲,排列稀疏,闭口时外露;内行牙细小,1-2行。眼极小,埋于皮下,体裸露无鳞。背鳍、尾鳍与臀鳍相连。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鳗形假虎鱼。体长一般90-250毫米。栖息于浅海及河口附近,常在泥沙中钻穴营居。性凶猛,食小鱼或小虾等。
如何区分螃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
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容易感染的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很相似,即当把河蟹取出水面以后,蟹体表面很不干净,有一层泥浆,粘粘的。因此容易混淆,以致用错药。其实它们在症状、病因和用药上都有区别。
症状上的区别
病蟹经冲冼后放在清水中即可鉴别,纤毛虫为棕色的或黄绿色的绒毛;水霉病是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菌丝的末端有球状孢子或由孢子联成的黑色菌块;着毛病是较长的绿色丝状、弯曲目无规律的绒毛。
病因和病原的不同
纤毛虫病属河蟹的寄生虫病,由纤毛虫体寄生而发病,其病因与放养密度大、水质不清新、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及有纤毛虫蟹种有关;水霉病属河蟹的霉菌病,是由水霉菌的侵入而发病,它的发生与水质过肥、水质不清新、注水量少、蟹体受到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敌害的破坏有密切关系;着毛病是藻类在蟹体附着增生而发病,其病因与水质过肥、水的pH值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等藻类微生物有关。
用药不同
纤毛虫应用杀虫的药,水霉病应用灭真菌的药,着毛病应用灭藻类的药,三者之间不可通用。治纤毛虫应用硫酸锌,治水霉病应用亚甲基兰,治着毛病可用石灰提高水的pH值或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在治疗以上三种疾病时,首先必须换水,改变其生态环境。以上药品毒性很强,在使用上要特别小心,要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水量用药,药的浓度:硫酸锌为0.3克/米3,亚甲基兰为2~3克/米3,石灰为20~25克/米3,硫酸铜为0.6~0.7克/米3。